霍元甲(1869-1909年),字俊卿,天津静海小南河人,出身镖门,家传迷踪艺(即秘宗拳,亦称燕青拳),是我国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。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《霍元甲》影片的不断涌现,这位被艺术化了的武术大师遂成了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的民族英雄而被国人顶礼膜拜。其实,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是人不是神,他只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普通爱国武术家而已,其真实短暂的一生,绝非影视剧中渲染夸张的那样尽善尽美。对此,史料有详实记载,我们切莫将“戏说”混同于“史说”而认假为真,以讹传讹。因此文主旨在于陈述霍元甲与李瑞东的比武过程,故不予离题赘述霍李二人的武术历程与生平传略。 李瑞东(1851-1917年),字树勋,号文侯,又号烟霞逸士,天津武清城关镇人。因其鼻子扁平,故而人送绰号“鼻子李”。李瑞东自幼习武,一生历经六大名师之嫡传,艺综多门,功臻化境,集各派精华于一身,融内外功夫于一体,学而化之,自成一系,创李派太极拳法。他是当时北方武术界的领军人物,曾任“中华武士会”首任会长,并曾担任清官四品带刀侍卫之职,是一位德高望重、建树卓绝的武学大师。 历史上有关霍元甲与李瑞东比武一事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从金恩忠《国术名人录》一书到《天津文史资料选辑》中有关霍李比武的文字记述中,我们发现作者所述多系不足为信的巷尾之谈,尤以《天津文史资料选辑》中《名扬四海的武术大师霍元甲》一文为甚,文中以武侠小说式的演义,将霍李比武说得神乎其神,且对德艺双馨的一代武术大师李瑞东先生颇多贬损与丑化,作者显然是一位于武术之道一窍不通的俚俗浅人。比之金恩忠在《国术名人录·霍元甲》中以耳代目的撰述,《名扬四海的武术大师霍元甲》一文简直就是天方夜谭,不值一晒。 关于霍元甲与李瑞东比武的真实情况,笔者经过多年的搜求考证,终于弄清了这场本来极普通、极平常的比武真相。兹述于后,以正视听。 霍李比武的具体时间已无从可考,大约是在1900年李瑞东回乡期间,和1909年霍元甲赴沪之前的这段时间里。金恩忠在《国术名人录》一书中说霍李比武时“俊卿(即霍元甲——笔者注)三十五,李(李瑞东——笔者注)年花甲”。霍元甲生于1869年,1904年其年正好35岁,而生于1851年的李瑞东则时年53岁(即使按民间虚岁计算,李瑞东至多也是55岁)。显然,这是金氏不详于李瑞东实际年龄的凭空杜撰,不足为信(金氏在《国术名人录》中对其他武术家的记述,舛错讹误处亦俯拾皆是)。为何将霍李比武的时间界定在1900年至1909年之间呢?因1880年(光绪六年)李瑞东随师兄王兰亭赴京,霍元甲尚为11岁之少年。李瑞东进京后一边练拳,一边在端王府任职,1894年又进宫担任宫廷侍卫兼教师。直到1900年才返回武清家中,所以1880年至1900年这20年当中,霍李二人几乎是不可能接触到的。而自1909年始,霍元甲便又离津南下去了上海,不久即病逝沪上。故将霍李比武的时间界定于1900年至1909年之间是比较符合逻辑与现实的。 霍元甲艺成之后,为了生存,便到天津法租界怀庆药栈海河码头当了脚夫。因霍自幼习武且天生神力,便被众脚夫推举为脚夫头儿。而此时李瑞东的回民弟子穆巴(津郊穆庄子村人,金氏在《国术名人录》中误为摩二巴)因违反门规,被李瑞东逐出师门后也正好同霍元甲在同一个码头当脚夫。 当时,武清河西务运河码头有一名日金达官者,亦力大无穷且粗通摔跤之术,在河西务小有名气。霍元甲闻之不服,遂乘船至河西务找金达官较技。金虽力大,但不通武功,故负于霍元甲。输手后金对霍言:“你若想成名,可去城关镇与‘鼻子李’——李瑞东一较高下,无论输赢均可成名。”于是霍元甲在河西务住了一宿,次日便去武清城关镇找李瑞东并与其比武。
当时,李瑞东正在李宅前院指导弟子练功,见有人来访,遂热情招呼,以礼相待。谈及武事,李瑞东问霍所习何门功夫,霍日摔跤。李瑞东便对霍元甲说:“霍师傅习摔跤,泼脚功夫一定很好,我现在站立不动,你可尽全力用泼脚踢我几下,我若有丝毫移动,便可见你功夫。”霍元甲遂依言踢了李瑞东一脚,李屹立未动。于是,霍元甲又全力一脚踢去,李瑞东仍然稳如磐石,巍然不动。此时,李瑞东发话道:“第三脚可叫你拿不回去!”霍元甲自知李瑞东有告诫之意,故未敢再踢第三脚。这就是霍李二人之间比武的真实情况,甚至还有霍元甲踢完李瑞东后,二人又动手时霍被李从屋内击至院中跌仆的说法,此说尚难完全确定。 当天霍元甲因路程关系而不能赶回天津,于是李瑞东设晚宴款待了霍元甲,并将霍留住于李宅西跨院客房内。当晚,霍元甲与李瑞东得意弟子李进修(字子勤,号李八)共住一室。翌日晨,当李瑞东让弟子招呼霍元甲共用早餐时,却找不到霍元甲。原来,霍元甲天一亮就起来自行离去了。李瑞东因霍元甲未用早餐而深感不安,于是让李进修将其追回用早餐。可是李进修追出去数十里地也未追上霍元甲。显然,霍元甲早已不辞而别。 数日之后,与霍元甲同在怀庆药栈海河码头做工的穆巴(被李瑞东逐出师门的回族弟子)来到李瑞东家,说:“霍元甲回去后说到武清战胜了先生,天津已经传开了,我不相信,特来弄个明白。”李瑞东遂让弟子李子廉(号李三)与穆巴一道速去天津海河码头,约霍元甲到天津法国教堂公开比武,以明真相。可当李子廉在码头见到霍元甲询问此事时,霍却矢口否认,并好言相劝李子廉。当时码头上的脚夫们也都说霍元甲并未说战胜李瑞东的事,李子廉遂将穆巴训斥一顿。穆巴跟李子廉又回到李瑞东家,李瑞东怒斥穆巴不该造谣生事,但是,穆巴却一再赌咒发誓说自己绝未造谣,所言俱实。此时的李瑞东已不再相信穆巴,严斥穆巴今后不准再登李宅之门,并将其逐出家门。穆巴回去后因想不通此事而自缢身亡,并非金恩忠在《国术名人录》里所称,穆巴是因和霍元甲弟子刘振声打赌输后付不起“赌券”而缢死的。 霍李比武一事,不过如此,却被一些好事者添枝加叶,大肆渲染,甚至不惜编造弥天大谎来粉饰霍元甲,丑化李瑞东,真是可恶之极,令人发指。穆巴也因此成了霍李比武的“牺牲品”,良可叹也! 以李瑞东先生当时在武术界的声望和地位,以及从他所留下的著作与武术体系来看,霍元甲先生根本就是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的。只是霍元甲的身后要比李瑞东热闹得多,在大量杜撰的影视作品的蛊惑宣扬下,霍元甲发生了从“人”到“神”的蜕变,成了妇孺皆知的大英雄、大豪杰。相反,李瑞东的身后却比霍元甲冷清了许多。但,在真正懂武术、知武史的内行心里,李瑞东的形象要远比霍元甲清晰和高大得多。因为,李瑞东留给后人的,是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实用性与操作性皆极强的实实在在的武术财富与文化瑰宝,绝非向壁虚构、子虚乌有的浅薄演义故事与乡间豆棚瓜架下的野老谣传。
|